@自嗨的江江

爱生活爱叽歪

『摄影教程』数码摄影中的ISO感光度

这段简短的文章解释了数码ISO感光度(以下简称ISO)如何被确定,以及使用更高或更低的ISO会给数码照片带来什么影响。请注意,关于胶片及数字传感器ISO感光度标准的文档是受版权保护的。如果你希望阅读这些资料,需要购买相应的ISO标准。本文,我们只总结一些最重要的原理和结论。简介ISO感光度,与光圈和快门被合称为“曝光三角形”。它们共同作用决定了一张照片的曝光。如果你使用过胶卷,很可能已经注意到在每一个胶卷盒子外面标注着的,表示胶片对光线敏感度的数字。这个数字就是胶卷的“ISO”。ISO数字越大,胶卷对光线就越敏感。在数码摄影中,ISO扮演着相同的角色。这就是:ISO数字衡量着相机传感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且同样是数字越大,传感器对光线就越敏感。一款胶卷或一块传感器的ISO值由制造商来确定。国际标准组织(简写为ISO)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标准,制造商就遵循这些标准来为胶卷或传感器确定ISO值。这些标准的作用是为确定ISO值提供一个统一的框架。对数码相机来说,这些标准保证了具有相同ISO的传感器和胶卷对光线具有相同的敏感程度。这意味着所有适用于胶片摄影的测光表与曝光技术,对数码摄影同样适用。一段简短的历史介绍ISO的定义实际上存在两种刻度,一种是线性刻度,另一种是对数刻度,即“ASA”和“DIN”。创建于1987年的ISO感光度将这两种古老的刻度合二为一。线性ISO使用古老的“ASA”刻度,而对数ISO则使用“DIN”刻度。当出现两个数字时,它们需要用斜线“/”分开,而且对数值需要加上度数单位“°”。例如:“ISO 200/24°”。如果只写出一个数字,那么总是表示线性刻度。例如:“ISO 200”。在对数ISO刻度中,每两级感光度之间差3;而线性ISO刻度中,每两级感光度相差一倍。在实际中,对数ISO已经不再使用。因此,本文我们将忽略这一刻度,只讨论线性ISO。我们已经知道,线性ISO刻度是成倍变化的。换句话说,ISO 200对光线的敏感度比ISO 100强一倍。ISO值和ISO范围在谈到ISO时,实际上有两种说法:ISO值和ISO范围。前一个表示一种特定的感光度,也就是我们一般情况下说的“ISO多少”;后一个表示一段感光度范围。在这个ISO范围内,照片的画质是“可以接受的”。ISO范围决定了可以使用的ISO值的范围。对胶片来说,改变ISO值需要改变冲洗液、温度或冲洗时间。如果ISO值被提高了,就称其为“迫冲”;如果ISO值被降低,就称为“降感”。对传感器来说,ISO值通过模拟或数字放大来实现。在下文我们会详细讨论这种放大方法和其产生的结果。胶片ISO在讨论数码之前,我们先简单地提一下胶卷的ISO如何被确定。为胶卷定义ISO的原理记录在3份独立的标准中:《ISO 6:1993》、《ISO 2240:2003》和《ISO 5800:1987》。它们分别适用于黑白负片、彩色反转片和彩色负片。标准中记录的处理流程是用一系列规定的光亮照射待定胶片,然后对胶片分别用规定的显影液进行规定等级的显影。在这一系列胶片中,当规定的最小密度出现时,就按照标准确定出了胶卷的ISO值。这就是胶片的基准ISO。通过迫冲或降感,胶卷的ISO可以被升高或降低。降感会降低胶片的对比度,同时提高动态范围;迫冲则具有相反的效果,同时也会增加可见颗粒。数码ISO胶片通过曝光和显影来确定ISO。不幸的是,这种方法不能用于传感器。数码ISO必须通过其他的方法来确定。确定数码ISO的具体方法记录在标准《摄影技术.数字静物照相机.曝光指数、ISO感光度标定值、标准输出灵敏度和推荐曝光指数的测定;ISO 12232:2006》中。与胶片相同的是,传感器也有“基准ISO”。对现代传感器来说通常是ISO 100或ISO 200。基准ISO通常是传感器表现“最佳”的ISO,即动态范围最大且噪点最少。佳能从未公布过其传感器的基准ISO。不过佳能用户相信一些早期的佳能数码单反在ISO 100下拥有最大动态范围和最少噪点,而后期的机型则在ISO 200下表现最佳。尼康早年曾经公布过数码单反传感器的基准ISO。低于基准ISO的感光度被标为L0.3、L0.7和L1.0。尼康公布过的机型中大部分基准ISO是ISO 200。从一些新机型(D3100和D7000)开始,尼康不再使用“L”设置,而是简单地把最低ISO标为ISO 100。经过测试,这些相机在ISO 100下的动态范围比ISO 200时的要小。看起来尼康也开始学习佳能,不再公布基准ISO了。在数码相机中,光线转变成数据的过程是这样的:电子传感器通过光子井收集光电子(由光子撞击传感器产生)。这个过程会在光子井中积累电荷。一个光子井中积累的电荷量,代表着在整个曝光过程中这个光子井收集到的光线数量。在光子井中累计的电荷可以转化成电压。这些电压经由模/数转换器(A/D转换器)产生RAW数据,最终变成一个个像素,组成一张照片。上面这张图显示了在一台采用12位A/D转换器的数码相机中,一个光子井在整个曝光过程中输出数据的情况。图表的左边从0开始(没有光子撞击传感器),右边表示传感器感受到了非常多的光子。图中蓝色区域表示有效信号,红色区域表示噪点信号。注意横竖坐标都是对数。光子井的工作过程是线性的,但是存在极限。当一个光子井积累了超过极限的电荷(图中绿线位置),继续感受更多的光线就会产生溢出,甚至影响相邻的像素(传感器光晕)。基准ISO就由光子井的集电能力,和基准量子效率(入射光子产生光电子的时间比率)共同决定。出了有效信号外,这个过程中也会产生噪点信号。这些噪点包括了“暗电流”噪点(即使没有光照,传感器中也有电流)、输出噪点以及热噪点。噪点在上图中以红色区域显示。在最暗的阴影位置(图中左侧),噪点就已经出现了,而且淹没了信号。随着信号越来越强,开始反过来淹没噪点。在信号被噪点淹没的区域,我们称其为“在噪点层下”。注意线性变化的光子井在左右两端都被“截止”了。在左侧,信号被噪点层截止,在右侧则会溢出。这一点和胶片非常不同。胶片对入射光的反应是S形曲线。这意味着胶片对欠曝和过曝都有相当大的容忍度。RAW转换程序通常默认采用S形曲线的影调映射,来模拟胶片的表现,但影调映射也无法挽回非线性区中丢失的信号(比如低于噪点层或溢出的信号)。动态范围和影调范围传感器的动态范围是指从左边信号开始淹没噪点,到右边信号开始溢出之间的范围。影调范围是指代表不同亮度级的可用位数。动态范围和影调范围是有关的,而且有时可以互换。但是,正如下面这张图所展示的那样,它们是彼此独立的东西。我们可以得到动态范围高或低的图像数据,也可以得到影调范围高或低的数据,而且任何两种组合都可以同时出现(高动态范围高影调范围,高动态范围低影调范围,低动态范围高影调范围,低动态范围低影调范围)。动态范围衡量从最暗到最亮可以记录多少信息。通常用EV表示,相邻1EV表示光亮增加1级。影调范围衡量在将真实世界的影调映射到记录媒介上时的过渡。高影调范围数据的过渡非常平滑;低影调范围的过渡很生硬,在照片上能够看到明显的“色带”。调整数码ISO要想改变胶卷的ISO(迫冲或降感),必须对整卷胶卷以相同的ISO曝光。正如每位数码相机用户都知道的:数码相机的ISO可以对每张照片单独调整。事实上,大部分数码相机都允许摄影师使用比基准ISO更低或更高的ISO。当你改变ISO时,相机也会调整内部处理程序来适应新的ISO。当你设置了一个比基准更高的ISO时,相机的测光系统会以此为基础来决定曝光。数字化的RAW数据同样也会受到影响。(通常是通过一个放大电路来实现,而且放大电路位于A/D转换器之前,即先放大电压信号,再数字化。例如,如果在ISO 100时的电压是100mV,调到ISO 200时,电压就变成200mV,在ISO 1600时电压变成1600mV,以此类推。)允许摄影师调整ISO的设计思路是为了充分利用A/D转换器的完整输入电压范围。充分利用A/D转换器的位深,我们就能得到最高的影调范围。不过,传感器对光线的敏感性实质上并没有提高,相机只是放大了传感器产生的信号。当我们放大信号时,噪点也同时被放大,所以会损失一些画质。这与对胶片迫冲的结果有些类似。尽管设置高ISO并没有改变传感器的基准ISO,但它也会影响A/D转换器产生的RAW数据。具体的影响根据各机型而不同,不过对于多数相机来说,提高ISO拍摄比用基准ISO拍摄然后通过软件增加曝光,可以得到更少的噪点和更高的动态范围。下面展示的两张图片说明了这个问题。这两张照片都用尼康D700拍摄,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快门(1/40s,f/5.6)。左边的照片使用ISO 3200拍摄,没有经过后期处理(使用ACR直接从RAW转成JPG)。右边的照片使用ISO 200拍摄(D700的基准ISO,欠曝4档),然后使用ACR增加4档曝光。下方是两张照片的100%截图。这组照片的对比说明提高ISO获得“正确的”曝光,比坚持用基准ISO拍摄(然后后期提高亮度)的噪点更少。当我们迫冲胶卷时,增加的噪点有时会产生更好的视觉效果。但提高数码相机ISO产生的噪点不会。不过最新款的数码相机已经拥有出色的控噪性能,具有更好的高感画质。使用比基准更低的ISO基本没有实际意义。出于市场对低ISO的广泛要求,大部分相机都提供了低于基准的ISO。然而,我们并不建议用户使用这些设置,这将导致损失动态范围。这里我们做出解释:当你设置一个低于基准的ISO时,光子井产生的电荷仍然由入射光的多少而决定,但是为了模拟低ISO效果,信号需要减弱。这样做不会改变噪点层,所以传感器产生了与基准ISO相同的噪点,但有效信号却被减弱。换句话说,使用低于基准的ISO没有带来任何好处(但给了快门速度更多选择)。一部数码相机提供的ISO选择由制造商决定,他们会努力将噪点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而基准ISO通常拥有最少的噪点。关于ISO范围,ISO值的上限由最多可接受的噪点水平决定,而下限则由制造商认为可以接受的动态范围损失而决定。由于曝光时间、温度和湿度会影响画质,在ISO标准中对每一项都做了规范。在实际中,我们会在非常多变的环境中拍摄,不必考虑标准中的那些受到控制的实验条件,但(在实验室中得到的)ISO值仍然对画质具有参考价值。使用更高位数的A/D转换器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12位A/D转换器被广泛地应用在数码相机中。除了使用模拟放大电路外,也可以通过采用更高位数的A/D转换器来提高ISO。A/D转换器中的1位表示1次倍增。如果我们有一块基准为ISO 100的传感器,在每个光子井输出不变的情况下,使用16位A/D转换器可以将感光度提高到ISO 1600,而不需要使用放大电路。有些相机就通过这项技术来提供高ISO,还有些相机将高位A/D转换器和放大电路结合起来使用。使用16位A/D转换器不会减少噪点,因为数字倍增时噪点也会倍增,就像放大电路的结果一样。不过,对未经放大的数码信号流可以采用其他的降噪技术,有些观点认为这种方式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噪结果。数码ISO与噪点正如有些ISO 400彩色反转片比其他ISO 400胶片画质更好一样,有些传感器在指定ISO下也会比其他传感器画质更好。通常,大尺寸的光子井能够产生较强的信号(得到较好的信噪比)。在上面这张示意图中,光子井被比喻成收集雨水的水桶。一个空桶代表全黑,满的水桶代表全白。在曝光时,快门打开,水桶开始收集雨水。通过测量水桶中收集雨水的多少,我们可以确定这个水桶/像素的灰度。如上图所示,小水桶和大水桶会以相同的速率接水。但是水桶的表面积越大,在特定时间内收集到的雨水就越多。在收集光子时,表面积较小的光子井就像小水桶一样,表面积大的光子井就像大水桶。水的多少就代表着每个光子井产生的信号的强弱。更大的水桶收集更多的水,代表着更大的光子井在同样时间内可以产生更强的信号,有着更好的信噪比。光子井的物理尺寸由两个主要因素决定:传感器的物理尺寸,以及传感器上的光子井数量。大尺寸传感器显然有着更大的表面积。而在相同尺寸的传感器上放置更少的光子井,也能增加每个光子井的表面积。对拜耳阵列传感器来说,每个光子井可以粗略地看作一个像素。在相同像素的情况下,物理尺寸越大的传感器拥有更大的光子井。这就是为什么全画幅单反相机在ISO 1600可以得到干净的照片,而便携相机在ISO 1600时画质糟糕的原因。在相同传感器尺寸下,更小的像素数也可以得到更大的光子井。这就是为什么尼康D3s(1200万像素)高感光度照片的画质比D3x(2400万像素)更好的原因。看100%原图时,D3s在ISO 1600的噪点,相当于D3x在ISO 400水平。不过,如果我们把D3x的照片从2400万像素缩小到1200万像素,与D3s的分辨率相同,则两台相机在相同ISO下的噪点会变得差不多。缩小分辨率会减少噪点的原因是,它增强了每个像素中决定亮度和颜色的信息(有效信号)。尽管传感器尺寸和像素数是决定噪点水平最主要的两个因素,这里还有其他参数也会影响噪点水平。例如:一块传感器需要电力来驱动。如果电子零件位于传感器表面,它们就会占用一部分表面积,从而减少光子井拥有的空间。将这些电路设计到传感器背面,或缩小电路体积,就可以增加光子井的表面积,得到更强的信号。在不增加光子井物理尺寸的前提下,使用微透镜令光子井收集光线的表面积拥有相同的效果(这就像在小水桶上加一个大开口的漏斗)。此外,设计更好的信号处理系统也能够提高信噪比。目前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水平都在进步之中,我们还将在新传感器上看到更好的控噪能力。测试ISO画质你也许会希望对自己的相机进行测试,看看在不同ISO下的画质情况。使用不同ISO设置拍摄相同的场景,看看在多高的ISO下仍然能得到可以接受的画质。很多数码相机都有内置的高感降噪功能,但是在降噪的同时也会损失细节,使照片看上去很假。如果有,应该在关闭和打开ISO降噪功能下都进行测试。了解自己相机的限制,可以使你避免在一次重要的活动之后得到一堆因为画质不堪而作废的照片。使用高ISO拍摄会增加噪点,使用降噪功能会损失细节,使用长时间快门会增加抖动的风险。你需要通过测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个平衡点。

纪实摄影:手机街拍十要素

1. 将手机随时待命有没有碰过一种状况是在街头看到有趣的画面想用手机拍摄,但等你打开摄影APP准备好拍摄时你想拍摄的画面已经错过了?我平常都会将IPhone保持在摄影模式,随时将手机画面解锁就能马上进行拍摄,这让我在街头很少错过想拍摄的画面。2. 稳住你的手(机)这点听起来很理所当然,用手机拍出的照片很容易会发生以下的状况,就是拍摄完在手机小小的画面上看起来照片很不错,但将照片放在电脑上观看时拍摄的主体是模糊的。相信我,这很常发生,因此在拍摄时一定要稳住你的手机,尤其是在光线不足的状况下。3. 善用你的耳机IPhone原厂耳机的声控钮也能当作快门使用,有时候在街头摄影时不想惊动你想拍摄的对象,在拍摄时你可以假装你在听音乐或打电话,这也能让你减少当按下快门按钮碰触手机画面时不小心产生的震动。4. 锁定光圈有些APPS的功能中包含了锁定光圈及焦距的功能,我个人非常喜欢光圈锁定的功能,街头上的自然光源非常随机,在进行手机街头摄影的时候锁住光圈能让我控制光线,除了让照片能在光线随机的街头有适当的曝光外,也可以让我在同一种光线下拍摄出不一样的氛围。5. 拍就对了绝对不要迟疑,街头上那些自然的场景不会出现第二次,你可以在事后删掉不喜欢的照片,但你绝对无法让街头的某个场景再次发生。因此如果你的直觉要你拍摄,拍就对了,不要迟疑。6. 预判你永远不可能知道在街头会发生什么事,这里所谓的预知能力不是什么超能力,而是运用你的观察力去判断“可能”会发生的有趣场景。例如一个穿着超高跟鞋的妙龄女郎,在抢红绿灯跑过斑马线时,她的鞋跟很有可能会因为跑的太快而断掉;或在地铁里一对亲昵的情侣,很有可能下一秒就会开始深情接吻;台风天撑著伞顶着风走在路上的老太太,她的伞很有可能下一秒就会被狂风吹到翻过去……等等。我往往会在观察到可能会发生有趣场景前将手机准备好,到目前运气还不错,猜对的机率还不算差。7. 手机电池充饱再出门我在进行街头摄影时通常会带一个外接电池以防万一,IPhone最大的致命伤是它的电力续航力不足,我在首尔有过一次拍到一半没电的经验,当晚只能不断惋惜着回想看到的有趣场景。请记得在出门拍摄前将电池充饱,或带一个备用电池。8. 横向拍摄我观察到很多用手机拍摄的朋友习惯将手机竖着拍摄,原因是这是握手机的直觉动作,而且这样单手操作会比较方便,我一直到有一天看到自己的街头摄影作品怎么大部分都是竖的才发现自己也有这个习惯。记得下次用手机摄影时试着横向拍摄,不要让手机的使用习惯限制了你的想像力。9. 光线决定一切进行手机摄影跟用相机摄影一样,要学着观察光线,例如如果你想在街头拍摄清楚的人脸,背对着阳光走,如果想拍摄剪影,正对着太阳走去。不知道其他的国家及城市如何,以我自己在台北、首尔及纽约进行街头摄影的经验,大约早上9:00到11:30,以及下午15:00到17:30左右的光线最棒,此时的光线非常多元,你可以在都市建筑之间看到很多有趣的光影,不论是顺光拍摄清楚的物件或是逆光拍摄剪影都能拍出不错的画面,而且如果你会使用APP里光圈锁定的功能的话,此时的光线也能让你拍出很多有故事性的照片。10. 学着等待虽然街头上的场景都是随机及偶发的,但很多时候你可以去“创造”那些有故事性的画面,例如等待某个人走过一张有趣的电影海报,或是你看到一个有趣的光线,先不要走,也许等等会拍到什么有趣的阴影,街头摄影不只是拿着手机或相机漫无目的的在街上不断走动寻找目标,偶尔也要停下来观察,观察一下周围的光线,人物及物件,说不定就会让你拍到下一张满意的代表作。

『摄影教程』5个建议帮助你提高摄影水平

下面的5个建议,可以帮助摄影师从5个不同方面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希望它们对你也同样有用。摄影:David Hobcote1. 这一条听起来很简单不过它的确是真理,欣赏优秀的摄影作品可以让你成为更好的摄影师。学习在你涉及的题材领域中最好的摄影师的作品。不断地观看其他摄影师的作品,学习这些作品的哪些方面最打动你,会对你的摄影水平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在学习哪些摄影师的问题上希望你能更严肃一些——不学还不错的摄影师,只学最优秀的摄影师。优秀的摄影师能够引起你的关注和兴趣,让你停下来认真学习。在看到这类作品时,你可以问自己下面几个问题:照片中的哪些地方立即吸引了你?是光线?是模特?还是构图?找到原因之后,就尝试在你的照片中再现这些因素。观察照片拍摄的时间。是在黎明之前,还是太阳升起之后拍摄的?尝试从照片中寻找规律,然后你也在相同的时间去拍摄。哪些东西不断地出现在精彩的作品中?网上有很多优秀摄影作品的资源。你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题材(例如风光)寻找和观看。2. 只展示你最好的照片——并不是你个人最喜欢的,而是你认为值得展示的。曾经有一位成功的摄影师被问到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如何才能成为伟大的摄影师?他的回答也同样简单:永远不要让别人看到你拍的烂照片。这是正确的。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需要不停地在网上发布照片,结果就对质量做出了妥协,最终损害了自己的名声。你应该改正这个错误,只展示自己最好的照片。摄影:Tony Bramham如果你对一张照片拿不定主意,就说明它不够好。你应该只展示自己最有信心的作品。只展示5张最好的作品,比展示8张最好的作品兼带2张一般的照片更好;那2张一般的照片会影响观众对另外8张优秀作品的认可。古老的法则在这里依然有效:质量胜于数量。3. 第三点更侧重风光摄影。要成为伟大的风光摄影师,你需要超越常人的意志和坚持。如果你在一个地方拍了一张照片,因为光线或其他原因对它不够满意,就应该再次重返旧地,直到拍出满意的作品为止。如果你和那些成功的风光摄影师交流,他们会告诉你很多故事,类似经过漫长的等待后却发现天公不作美的痛苦经历。你必须接受并不是每一次外出拍摄都能带回优秀照片的事实。如果你每次都能找出几张值得分享的照片,最有可能的原因不是你足够幸运,而是你的期望值太低。积累起一批值得骄傲的照片可能需要数年时间。出于这个原因,风光摄影师是值得尊敬的。4. 尽可能多地学习你喜欢的摄影类型和风格。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你永远不应停下学习的脚步。你可以向其他喜欢的摄影师学习,也可以经常参加一些学习班或研讨会,与其他人彼此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不过不要期待职业摄影师总是免费与你分享成功的经验,你要理解他们需要靠自己的工作来养活自己。摄影:Lilia Tkachenko5. 最后一点是,行动起来出去拍照。停止喋喋不休,行动起来吧。你在练习的道路上会不断出错,受到打击,但也在不断获得经验。每一张失败的照片都是一堂课,好好学习它就能让你越来越优秀。每个人都会犯错,而且会犯越来越多的错,但每一次错误都会让你成长。不要害怕犯错,持续拍摄下去吧。

『摄影教程』如何用Lightroom让照片高光层次更丰富

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是一款集RAW文件转换和照片管理等功能于一身的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在编辑照片方面,Lightroom有许多与Photoshop类似的工具,但在设计和使用方面,前者比后者更符合摄影师的思路,因此更适合摄影师——尤其是拍摄RAW格式的摄影师——使用(除了编辑照片外,Lightroom还拥有很多照片管理功能,这是Photoshop所欠缺的)。本文,我将与大家讨论在Lightroom中使用不同工具调整照片高光带来的不同效果,看看如何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照片的高光层次,让你拍的风光照片天更蓝,云更厚。原片上图是一张在丰宁坝上拍摄的照片。当天的天气非常晴朗,蓝天白云与草地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这张照片拍摄于下午2点左右,是一天中太阳最强烈的时段。为了令白云不会过曝而失去层次,也为了令天空的蓝色饱和度更高,我在拍摄时选择对天空欠曝一档。原片的直方图结合直方图看,有意对天空欠曝保证了高光区没有过曝,云层保留了丰富的层次,同时天空的颜色也更饱和,让蓝天更蓝。不过,有意的欠曝也使得高光远离了直方图右侧。换句话说,就是照片缺少白场。仔细看,照片中白云最亮的地方不是白色,而是灰色。所以,我们在后期中很重要的一步就是提亮高光区。当然,不能忘记前面的两个要求:1. 高光保留层次;2. 天空的颜色要够蓝。在Lightroom中提亮高光区一般有三个选择:调整“基本”面板中的“高光”或“白色色阶”调整“色调曲线”面板中的“亮色调”调整“色调曲线”面板中的“高光”以上3个选择虽然都是对高光区做出调整,但是它们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下面我们一一来看:1. 调整“基本”面板中的“白色色阶”对这张照片来说,我们需要让画面最亮的部分(白云)靠近直方图右侧,所以需要使用“白色色阶”而不是“高光”。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向右拉动“白色色阶”滑块(也可以直接输入正的数值),同时观察直方图,使得高光区紧贴直方图右侧,但不产生溢出。这里有一个小技巧:在直方图右上角有一个小三角形。当三角形没有任何颜色时,表示直方图没有溢出;当三角形出现红、蓝或绿色时,表示相应的颜色通道溢出;当三角形变成白色时,表示三个颜色通道均溢出。直方图左上角的小三角形显示的是暗部的溢出情况(在这张照片中暗部溢出了)。调整“白色色阶”后的直方图,靠右,但没有溢出首先,我将“白色色阶”提高到保证高光没有溢出(右上角三角形没有颜色)的最大值。调整后的直方图如上所示。现在照片有了白场,白云的最亮部分变成了白色。调整“白色色阶”后的结果但是,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蓝天的颜色变浅了。因为对“白色色阶”的调整是线性的(至少接近线性),所以蓝天也被同时提亮。这有点像我们在Photoshop使用“自动色阶”的结果。效果还可以,但不够好,因为我们失去了一半的目标——让天空更蓝,所以只能得50分。另外,如果你注意到草地的话,会发现草地也同样变亮了,因为照片中所有的部分都被向右侧拉伸了(变亮)。2. 调整“色调曲线”面板中的“亮色调”让我们回到原片——Lightroom对照片做的所有调整都是非破坏性的,这意味着你随时可以回到前面的任何一步(即使你已经关闭软件然后再次打开也一样)。实际上,在没有输出之前,你在Lightroom中做的所有动作都是单独保存的一个标记,并没有真正作用于原始文件。所以只要你没有用输出的新文件替换原始文件(你也不应该这么做),就可以在未来的任何时间重新修改以前做过的编辑工作。言归正传,这一次我将使用“色调曲线”来调整照片。Lightroom的“色调曲线”与Photoshop中的曲线大同小异,不过各有一些特点。比如Lightroom将照片的曲线段划分为“高光”、“亮色调”、“暗色调”和“阴影”四部分。这种划分其实不影响曲线的功能,但是更便于摄影师理解。在调整“亮色调”的时候同样参考直方图右上角的小三角形,保证没有溢出。我们先来看直方图和曲线的结果:调整“亮色调”曲线后的曲线和直方图可以看到,调整“亮色调”会将曲线的上半部分向上弯。熟悉曲线的读者一定一眼就能看出这样做的结果:提亮高光区,同时保证暗部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曲线的调整是非线性的,所以在亮部被极大地提亮的同时,中间调和暗部并没有受到相同程度的影响。这就像亚当斯在分区曝光法中做的那样:增加显影时间,提亮高光区的同时让暗部不变(既N+2冲洗)。调整“亮色调”曲线后的结果将上图与之前的调整结果相比,首先我们很容易注意到蓝色的天空和绿色的草地都没有上一次那么亮,所以有着更饱和的颜色。但是,我们也会立即注意到白云的层次被压缩了。仔细看曲线图。非线性的曲线调整意味着最亮的部分受到的影响最大。在这张照片中,白云是最亮的部分,所以被提亮的程度最大,虽然没有溢出,但是层次被压缩了。事实上,白云所在的曲线段几乎被压平了,这意味着白云最亮的部分几乎毫无层次。这张照片比前一张好,但是不够好。我们仍然没有实现所有目标。3. 调整“色调曲线”面板中的“高光”再次回到原片,这一次我们要尝试最后一项工具——“高光”曲线。“高光”曲线和“亮色调”曲线的区别在于,前者影响的范围更小。在Lightroom中,“亮色调”指曲线的上半部分的大部分(差不多是2/3部分),而“高光”指亮调区中最亮的那一部分。调整“高光”曲线后的曲线和直方图对比这张曲线图和前一张,你会发现曲线的弯曲部分变短了,因为我们只让画面中“最亮”的部分提亮。在这张照片中,“最亮”的部分是云层上边缘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而其他大部分云层都位于相对的“阴影”中(注意,是相对于“最亮”部分的“阴影”,不是照片的“阴影”)。调整“高光”曲线后的结果因为只提亮“最亮”部分,所以云层在最亮部分变成白色的同时,整体的层次并没有被压缩,而是完整地保留了下来。相应的,正如你已经注意到的那样,天空和草地也比前一张更暗。这一次我们终于实现了所有目标:白云保留了层次,天空保留了颜色。事实上,现在照片中云层的层次比原片更加“丰富”。因为白云所在的曲线段的斜率比原片的更陡,也就是对比度更大(后期调整没有为云层增加任何“层次”信息,但是增加了对比度,视觉效果更好)。另外,我们其实不必局限于“高光”或“亮色调”滑块,还可以直接对曲线做调整(类似在Photoshop中那样),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云层和天空。如果现在直接对比后两张照片,也许有些人会更喜欢前一张(调整“亮色调”的结果)。不过我相信那是因为草地被恰当地提亮了,所以照片整体的视觉效果更好。但是不必担心,我们现在才仅仅解决了高光的问题,接下来就可以解决草地的问题——利用同样的工具。总结无论是“白色色阶”、“亮色调”或“高光”曲线,都可以为照片找回白场。依靠直方图三角形,我们可以做到让直方图尽量靠右,同时又不会溢出。但是这三个工具对照片作用的效果不同。色阶工具的处理是线性的,会对整张照片的所有部分产生相同的作用;“亮色调”曲线只调整照片的亮调区(中间调和暗部也会受影响,但程度很小);“高光”曲线将影响局限在比“亮色调”更小的范围内(中间调和暗部受到的影响更小)。在使用中,不同的照片也许需要不同的工具。除了后期处理技巧之外,希望大家也注意到我在拍摄时有意让天空欠曝,以保留云层的层次和获得更饱和的天空颜色。这是因为在拍摄时我已经计划好了后期处理的办法。如果在拍摄时没有控制好曝光,失去了高光层次(在拍摄大光比场景时很常见),那么任何后期都是无能为力的。

『摄影教程』拍摄精美的动物照片

小孩与动物最难打交道,这几乎已经是一条不言而喻的定律了。不过虽然难度不小,但如果能够掌握正确的技巧,动物摄影能够带给你无穷的乐趣,而且非常富有成就感。野生动物摄影需要摄影师具备快速反应的能力,以及一些较为高级的拍摄技巧,而这些技巧也会让你对其他的拍摄类型触类旁通。即使是在野生动物园里拍摄被关起来的动物,也会考验我们的耐心。但是对于练习自己的摄影技术是很好的方式,因为至少它们都待在那儿,不需要你花费时间去等待、寻找。诊治方法1:把握焦点选择正确的对焦模式以及控制焦点位置,是非常重要的技巧。所以首先,向Arron演示,如何选择和更改对焦点。Arron的索尼相机拥有15个自动对焦点,可以自由切换。让他选择单次自动对焦模式,并选中视野左侧的一个自动对焦点,然后在拍摄时,让动物的眼睛与这一对焦点相重合。错误正确在经过一些练习之后,对较为安静的动物比如水豚、猫鼬的拍摄,转而挑战更加活泼的企鹅们,Arron选择了连续伺服自动对焦模式(佳能相机上对应的是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模式),然后以同样的技巧跟拍企鹅。诊治方法2:控制曝光如同他自己所承认的,Arron太过依赖相机的自动模式,对于如何选择正确的光圈、快门和ISO值总是感到十分困难,所以他才依赖于相机的自动设置。虽然这样也可以拍出不错的照片,但毕竟不是万无一失的,相机毕竟只是个机器,不具备人脑的灵活性,判断总有出错的时候,所以要想拍出更好的作品,就必须将相机的掌控权把握在自己手中。错误由于上图拍摄对象位于明亮的天空前,画面出现了欠曝,在使用曝光补偿增曝+1EV之后,问题得到了解决。曝光补偿按钮是一个带有+/-标志的按钮,或者是带有该标志的菜单项。现在,是时候让Arron练习如何控制曝光了。将相机感光度设为ISO400,光圈优先模式,这样我们能够更好地控制景深。然后,我们便回到了猫鼬馆。这次,我让Arron将他的75-300mm镜头的光圈开到最大,并且让Arron随时保持焦点位于动物的眼睛上。大光圈拍摄能够很好地突出主体,避免被馆里其他的杂物干扰画面。这样的方式在拍摄地面上的猫鼬时很奏效,但当拍摄站在高处的“警卫”猫鼬时,由于背景变成了天空,画面反差变得很大,猫鼬立即出现了欠曝。于是,我向Arron演示,如何利用曝光补偿增曝+1EV,让主体的猫鼬曝光正常。诊治方法3:注意背景在Arron掌握了关键的相机设置之后,他现在需要更多地关注一下背景的选择了,也就是整体性的把握了。动物园里动物们所处的环境也非常自然、优美,提供了足够多的背景素材,不过动物们可不像人类模特儿,它们并不会总是主动站在最佳拍摄位置上,你需要全时观察。在野生动物园,如果在拍摄时不注意选择恰当的位置和角度,画面背景很容易出现干扰。 转移拍摄位置,选择一个更干净的背景,使用长焦镜头也能让画面效果更好。所以,在Arron拍摄时,我要求他既要观察拍摄主体,也要留意拍摄背景。因此,他需要多花一些时间,调整拍摄位置,避免背景中出现明显的干扰物,比如栏杆、邮筒以及其他的人造物体。我们选择了一个露天开放区域作为拍摄的起点,这儿有斑马和羚羊,Arron可以有充足的空间来选择合适的背景和拍摄角度。诊治成功焦点位置准确地与动物的眼睛重合,大光圈将背景虚化,Arron为这只猫鼬拍摄了一张精彩的肖像作品。